“野生动画人”走向大银幕做动画先讲好故事丨《茶啊二中》导演自述

时间:2023-07-18来源: 首页*中鸿娱乐注册*中鸿登录平台首页

  从这个夏天开始,腾讯娱乐联合电影岛赏,独家推出电影人自述体对话栏目《影鉴SP:来自电影人的自述》——听他们讲述自我、讲述电影、讲述热爱;除了期待中国电影暑期档在如此火热的季节重回百亿时代以外,也期待着与更多的好电影和讲述者见面。

  以下是该系列的第 7 篇,也是暑期档的第 2 篇,我们邀请到了《茶啊二中》的导演夏铭泽、阎凯,以及出品人邢原源,听他们讲述与电影的故事。

  《茶啊二中》的电影版讲述了一个颇为奇幻的故事:初三三班最调皮的“学渣”王强和“暴躁班主任”石妙娜意外互换了身体,压迫已久的王强过了一把当班主任的瘾,石妙娜也体会到了做“学渣”的滋味。石妙娜的公开课比赛日期临近,二人急需找到换回身体的方法,却遇到重重阻碍……

  如果看过《茶啊二中》网剧版的观众,应该对王强、石妙娜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从2014年开始,《茶啊二中》已经推出了四季44集的内容,其中第二季和第四季在豆瓣上有着数千人打出9.1分的成绩,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神作”。

  当我见到《茶啊二中》的两位导演夏铭泽、阎凯,以及出品人邢原源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为之前的辉煌感到骄傲,相反,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身上的谨慎以及低姿态,他们说,并不是《茶啊二中》这一系列做得有多么好,而是当中的故事和角色在某一刻戳中了观众心中最柔软的点,观众们才会给出如此高的“情怀分”。那个点,应该就是对校园与青春的怀恋。

  很多人开始追看这一系列是因为觉得有趣,但如果坚持看下来会发现,《茶啊二中》除了“回忆杀”,还蕴含了许多对于教育制度、师生关系、社会现象的反思甚至是批判,这一点到了电影版尤甚:王强与石妙娜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而石妙娜本人又处在公开课评选优秀教师的关键阶段,可谓是内外交困。石妙娜的处境也折射出了当下许多普通老师的困境,既不受学生待见,又难以在工作上有所进步;而学生们同样不好过,每日荒废青春,无心学习,成为了学校领导、尖子生班眼中的“废物”,他们该如何证明自己?《茶啊二中》把这些生活中真实可见的矛盾摆了出来,台词大胆犀利,也难怪很多看完的人评论说:这才是2023年最“狠”的喜剧。

  随着夏铭泽、阎凯、邢原源三人年龄的增长,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第一季时候的“搞笑段子”,到如今电影版呈现出的强共鸣,《茶啊二中》见证了这几位“老男孩”的成长。他们生在长春,长在长春,工作在长春,接下来还准备继续扎根在长春。他们说自己是“野生动画人”,如果来到大城市,反而会失去创作的生命力。我想他们是国产动画制作一支最独特的力量,通过他们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国产动画这十年发展的起起伏伏。

  以下是《茶啊二中》出品人邢原源的讲述,他同时也是电影中王强的配音者(夏铭泽、阎凯两位导演的叙述内容也蕴含在本文中):

  当看到我们的作品在电影院大银幕上放映的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像做梦一样,会有点恍惚。因为之前我们做网剧,只能通过看评论或者是弹幕了解观众的想法,这次则是能在影院切实地看到观众在哪些剧情点笑了,又能笑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对我们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馈。

  从小屏幕到大银幕,播放介质发生了变化,在路演的过程中我们用很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作品,当然希望能给大家呈现最好的效果,但每个影厅的硬件设施不一样,呈现出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去到各个城市试片的过程中总会觉得有一点制作上的遗憾,但经历了这么多困难,最后电影能上映我们就很感恩了,没做到的部分,只能希望下次更好。

  《茶啊二中》的第一季是2014年播出的,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开剧本会,在想要做什么类型的动画,也想过机甲或者玄幻题材,但聊着聊着就很难往下推进。只有在聊到我们以前上学的事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滔滔不绝,因为大家对校园都有共同的回忆,那段时间很美好。既然大家都这么怀念校园时光,我们不如干脆做一部展现校园生活的喜剧作品,把最快乐的记忆展现给大家。

  当时我们团队大概十个人左右,基本都是长春本地人。长春的古地名叫“茶啊冲”,我们就把“茶啊冲”拆解了一下,成了“茶啊二中”,也算是展现出与长春这座城市地域上的一些联结,因为这是我们长大且最熟悉的地方。

  网剧差不多做到第二季第八集,我们的作品还是没有火,团队已经难以为继了,资金上也很难周转,已经做好了解散的准备。我们就做了个小纪录片,来记录那种难过的心情,这段小纪录片后来被放在了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结尾,其实当时是想做完这一集就停止了。没想到在第二季的第九集播出之后,《茶啊二中》上了热搜,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部作品,光线彩条屋也是在那时发现了我们,并投资我们继续来做动画。我们至今都难忘那段难熬的时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把每一季都当做最后一季来做。

  现在回头去看,我们就是觉得当时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才没有火,再加上那会儿确实拮据,根本没有任何费用来做宣传,第二季第九集之所以能火,是因为我们确实有点走投无路,大概花了一百块钱请微博上的一个大号帮我们转发了一下第九集的宣传预告,没想到随后就被几个超级大号自发地转了,进而形成了一股转发的热潮,我们没有任何筹备和策划,完全就是碰上了运气,当“茶啊二中”四个字出现在热搜上时,我们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在那之前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篇阅读量基本都是10、20这样,基本都是工作人员和家人点的,但上热搜那一天的文章突破了10万+。

  我们终于有了信心继续去做第三、四季了,认识我们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但经营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因为平台不太会认可这部作品的商业价值,更不会花高价来采购这部作品,所以等于一二三四季我们都是在亏钱来制作。从商业角度来说,《茶啊二中》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从作品角度来说,《茶啊二中》确实是一季比一季更受欢迎。正因为这种比较尴尬的局面,我们的团队也没有扩张得太快,到第四季的时候,团队也只到了30人左右。

  之所以《茶啊二中》越来越受欢迎,我想很大程度是来自于观众对角色的认可。这一系列作品的核心一直是角色,大家能通过这部作品看到自己身边同学的影子,继而带给他们青春的回忆。《茶啊二中》的第二、三、四季的豆瓣评分都在9.0及以上,我们的作品真的配得上这样的分数吗?我觉得并不是,很多是观众给的情怀分,以及他们获得情绪价值后给出的赞赏。《茶啊二中》更多地是带给大家情感上的慰藉与温暖,这鼓励着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保持这样的情感输出,我们能保证的是每一阶段推出的作品,都是我们在那个时间段拼尽全力做的,网剧是这样,电影也是这样。

  电影里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是我们身边真实人物性格的融合,我们做故事往往会先设置一个场景,然后再想想这一集希望扣在什么主题上,这些都确定好之后,再往里面添加人物,人物因为有着扎实的人物小传,这个时候已经很有生命力了,他们的选择其实都是已经注定好的,因为我们会想身边的人如何去做,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人物,这样角色会显得更加生动。

  我在《茶啊二中》里一直给王强配音,但其实我和他的性格一点也不像,恰恰相反,他是我这辈子特别向往能做到的样子。可能每个男生上学时代都想成为王强那样的人吧,人长得帅气,办事讲究,班花还喜欢他,很少有观众评论说我从王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多说的是:我们班就有一个王强这样的人。他虽然调皮,但价值观很正,这也是这个人物圈粉的原因。

  我和夏铭泽、闫凯两位导演认识也有八九年的时间了,大家在创作上观念比较一致,生活上也比较聊得来,虽然我是凝羽动画团队的老板,但我们在沟通上完全没有公司上下级之间的那种感觉。大家印象中的动画人都比较“闷骚”,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非常符合这种印象,但在聊到作品的时候,大家都是直言不讳,不会是我作为老板喜欢什么就一定要用什么,一切都要以作品为第一位。

  因为我们同时也是角色的配音,所以有时在讨论剧本时,我们很自然地就演了起来,然后另一个人直接就即兴接上台词,大家看看接的台词有没有意思,如果乐了我们就记下来再不断优化。所以整个《茶啊二中》的制作还是保持了比较即兴的喜剧创作模式,很多笑点都是聊出来的,这可能也是东北人的特长。

  创作这样一个故事,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即使是一集十几分钟的网剧,我们也需要近两个月来打磨分集剧本。我们是很重视故事的团队,绝对不会因为要赶期就随便写个故事敷衍了事,甚至要把文本逐字逐句进行优化。包括这次做电影,如果时间再充裕点,我想我们会做得更好。这次从概念到大纲大概推翻了十几次,有时候一觉醒来就觉得昨天写的剧本都得改,电影版的剧本创作大概历时2年多,有些戏份直到正式进入制作阶段了才确定下来。

  我在团队里更多地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并发现工作人员身上的闪光之处,作品的实际操作还是要靠两位导演。阎凯导演是一个特别放飞的人,周星驰是他最喜欢的影人,他总能想出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有许多令人意外的想法;铭泽导演的分镜画得特别好,讲故事的逻辑和节奏也好,包括一些抒情元素的添加也不会让人觉得很突兀。他们两个人结合起来,就是现在电影版的样子,又好玩又有脑洞,同时还会带给人一些感动。他们两个人在公司工位靠得很近,有时候在创作上有什么想法,一转头就可以说,不会憋着,合作起来很高效。

  熟悉我们的观众会发现,第一、二季的时候每集时长短,故事也都很简单,但后面随着时长的加长,我们的故事结构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包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五季,更要丰富到把一些人物的个性以及他们的家庭与周遭经历延展开来,这当中也包括一些之前没有什么戏或者台词的配角,我们同样希望大家去了解他们。有时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都会聊,这个孩子未来会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是否会成为艺术生?他们谁有可能考到一个学校等等。所以我们希望《茶啊二中》这个IP是在不断成长的,故事往外扩散,不仅仅拘泥在这个班级或者校园,这是我们最想呈现出的样貌。

  当然大家也感觉到了,我们的作品里也会慢慢带有一定的讽刺性与批判色彩,这也是因为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了,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考越来越多。包括这一次我们用了“身体互换”这个形式,来聊老师与学生之间一直以来存在的矛盾,其实也是想深入地来剖析这一现象。“身体互换”这一题材确实不新鲜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犹豫过,会不会让大家觉得老生常谈?但我们在采风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老师不够好,希望站在老师的位置体验一次,为了讲好这个主题,我们还是决定采用这样的设定。大家看过之后会发现,我们其实并没有强调这一设定,甚至都没有给出什么科幻向的解释,我们只是想让老师和学生能有体验彼此人生的机会,并让他们能够体谅一下对方。是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合的,我们也给不出特别有效的办法,但我想如果能多一分理解,很多矛盾就不会激化,甚至可以消弭,这也是《茶啊二中》电影版很想和观众们讨论的线

  我不是学动画出身的,在大学毕业前后就和两个同学约好了,要一起创业。我们想过做餐馆,也想过包一个篮球场,但最后还是想做一个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行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动画《灌篮高手》,上学那会儿真的很喜欢打篮球,因为一部动画,我收获了运动的快乐,所以我想如果有机会我来拍一部动画,能带给大家正向的力量,一定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因为这样的初衷,我们就决定开始做动画。当时那种一腔热血的“虎劲”上来,确实谁都拦不住,我就去北京学了一年的动画制作,发现比我想象的难太多了,但我认识了一些老师和前辈,他们觉得我人还不错,就把很多做动画的同行推荐给我,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团队。

  阎凯导演大学学的是动画专业,毕业后去到其他城市工作过,但是因为工资不明确的问题,也有过被骗的经历。当时他觉得打工的团队分镜做得太草率了,就开始去学习分镜,但后来发现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剧本开发,他就又去学习编剧。直到来到了凝羽,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再也不用被其他人的想法所限制。

  夏铭泽导演是第三季的时候加入到团队的,他本身就是《茶啊二中》的粉丝,在看了第一季之后就不停地给身边的亲人朋友推荐,后来得知制作团队在长春,就在毕业后加入了我们。说起来还真有不少《茶啊二中》的粉丝加入团队的,有一位粉丝之前在我们开直播的时候经常打赏刷礼物,还给我们留言,希望能够加入我们,见面后聊一聊观念也很契合,最后真的入职了,开始倒过来挣公司的工资,哈哈。不过这也是在鞭策我们,团队内部一定得是一个认真做事的状态,如果是粉丝来工作,发现公司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不是瞬间就失望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本心去走好每一步。

  最近搬到小的地方,是因为制作这部电影确实没钱了,大家就只能辛苦一下,如果票房好,能挣到钱,还是希望优先给大家发发奖金,在哪办公倒也无所谓,大家也都习惯了。

  我们扎根在长春,从来没有想过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是因为我们做东北喜剧,需要东北的土壤,不然做出来的东西没有那种接地气的生命力。如果来到一线城市,成本更高,而做原创动画需要长期的团队默契,来到大城市很难保证团队人员心理上的稳定性,每个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大,可能每天这边在开会,那边就在招聘软件上刷其他公司的offer,对未知的机会充满幻想,很难定下心来磨一件事。所以正像一些朋友们评价我们的那样:如果离开了长春这片土地,我们就做不出《茶啊二中》了,甚至可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解散。

  家养的猪有着充足的饲料,长得白白胖胖,但没什么抵抗力;野猪虽然饥一顿饱一顿,但是身体养得很好,战斗力旺盛,我想我们也需要一直保持这样的饥饿感。

  长春本地有很多优秀的艺术院校,但毕业生大多还是会去到别的城市,想要去最国内顶级的动画公司,我们很希望能把《茶啊二中》这个IP做大,让长春本地的同学们看到,原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这么棒的动画团队,不必背井离乡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那真是最好的情况。

  当然慢慢地,也会有一些其他城市的工作人员专门来到长春加入我们,尤其是做电影是这么大的一件事,大家都是尽力而为。包括之前疫情的时候,有一位印度的灯光师因为签证问题暂时留在国内,他就陪着我们参与了电影的制作。疫情对我们这部电影的制作也有一定的冲击,可能大家会觉得动画片又不是真人拍摄,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困难,但其实动画片更需要团队间的配合与沟通,在线上很不方便,家里的电脑有时候又跟不上,所以会延缓制作,好在这些困难,我们都挺了过来。

  这次在配音上,我们也在做得更专业一点。本来我们想做一个普通话版本,但在邀请了专业的配音导演后,他听了我们现在的版本说,所有的角色很有带入感,如果换成普通话反倒失去了韵味。对于配音我们完全是门外汉,这些年之所以坚持自己来配,完全是因为没钱,请不起更好的声优,所以我们还是请配音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用普通话铺了一层底,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练习,只为了让观众能感觉到这次确实是符合电影版的配置。我们路演去南方,发现南方观众对东北方言的接受度很高,大家也会觉得很有趣,

  做网剧和做电影毕竟是不一样的,很多环节的难度和精度要比我们想象得大太多。我很感谢这次与我们配合的一些外包公司,他们都是专业做电影的,和他们合作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包括大家能看到,这次我们人物的头发都是真实的“毛”状,以前都是“块”状,根本做不到现在这样的真实感,这都是进步,也是我们的诚意。

  从2014年到今天,我们马上要进入动画行业十个年头了。刚入行那会国产动画不被大家看好,甚至有这样的笑话:“我是当导演的”“什么导演?”“动画导演”“动画导演也算导演?”可见那时候大家心里对动画人乃至中国动画都是打问号的。但后来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作品的诞生,国人对国产动画越来越充满信心,也让我们有机会来触碰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我们就要回到长春,继续《茶啊二中》第五季的制作,目前大概制作到了一小半的进度。电影的好坏就交给大家去评判了,生活总得接着过。如果它能被更多观众看到并喜欢,那也对得起我们以及彩条屋这么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了,嗯,希望。



上一篇:重庆:当柑橘花“邂逅”茶
下一篇:海归青年河南创业 “中茶西做”打造“年轻派”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