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见实效 实干笃行促发展——我市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综述

时间:2024-01-06来源: 首页*中鸿娱乐注册*中鸿登录平台首页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省委第六巡回督导组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韶关市委切实扛起主题教育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按照“一二三四五”(聚焦“一条主线”、发挥“两个作用”、做到“三个及早”、坚持“四个贯通”、达到“五个成效”)的工作思路,把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推动全市主题教育高水平起步、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韶关市始终牢牢把握“以学铸魂”的重要要求,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贯穿始终的主线,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出忠诚、学出坚定、学出责任、学出能力、学出成效。

  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我市坚持把办好读书班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先手棋、关键招。市委书记陈少荣亲自审定读书班方案,把学懂弄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将读书班学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读书班623场(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9次,及时跟进学习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好专题党课,示范带动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分管领域、部门等基层单位或所在支部讲专题党课782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10271次,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学以致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市各地各单位以市级领导班子为标杆,分类施策、用活用好镇街党校等平台载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群服务中心微党课、红色教育、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用心读、读书“心”,求新知、知日新,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曲江区依托当地红色资源,运用“理论授课+实地参观+研讨交流”“红色文化+乡音喇叭”等多种模式,灵活开展教学;乳源瑶族自治县乌石岭村党支部用普通话、客家话、瑶语录制党的创新理论要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等,在“村村通”广播进行播放,使党员群众听得明、听得懂;翁源县发挥驻广州、佛山流动党员党支部作用,用好党群服务阵地、暖心驿站,引导在广州、佛山工作生活的翁源籍党员到支部报到学习;仁化县新城社区、水南社区针对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较多的实际,建设爱心驿站,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开展“主题教育宣讲进驿站”活动;团市委分专题开展团员青年“三学三走进”联学活动,推动全市250个青年之家完成1次以上学习季活动,在全省率先全覆盖完成“坚强核心”“思想旗帜”两个专题学习,覆盖团员数均超10万;丹霞冶炼厂“青马学员”走进韶冶开展“青马学堂”读书学习活动,引导青年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经验运用到实践中,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学习资料29.5万册,召开“三会一课”3.9万次,14.4万人次农村、社区普通党员走进镇街党校及分教点学习,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理论学习实现全覆盖。知之愈深、行之愈笃。通过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长效跟进学,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主题教育中,韶关市以调研开题、用实干作答,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各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积极开展有深度、有价值、有实效的调研,努力使难解问题有解、有解问题优解。

  就村民小组“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市委组织部深入基层、精准攻坚,在全市稳步推进“组账村监镇管”,规范村民小组资金管理及使用流程。

  围绕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财政局既深入县镇村一线,又前往省财政厅等上级部门,了解掌握全面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力求调研成果更具有操作性、推广性、实用性,其中关于盘活政府资产相关建议被采用,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存量资产盘活业务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针对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市金融局深入调研后,推动组建韶关市产业投资母基金。

  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选题”。围绕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内容,结合事关韶关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韶关生态建设,特别是推动全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产业发展,制定全市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聚焦县域经济不强、镇域经济功能薄弱问题,市委书记陈少荣先后70多次深入县镇村、项目现场、工厂车间等基层一线开展深调研,提出加强县域产业规划、全员招商、抓重点项目建设、建强强镇富村公司等措施,全力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市政协与市人大同向发声发力,围绕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联合开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9项调研视察活动,提出“探索招商新模式,加快推动茶产业项目落地”等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推动茶产业成为市委、市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

  聚焦真调实研深度“破题”。市领导同志坚持以上率下、真调深研,把抓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引领带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市四套班子成员结合挂点联系县镇村、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采取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市四套班子成员深入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帮助解决问题154个,示范带动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聚焦成果运用务实“答题”。坚持边调研、边转化、边推进,加快推动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2023年11月2日,全市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召开,市领导围绕14个课题进行交流研讨。市长陈志清聚焦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提出要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加快凝聚部门合力、全力推进主平台建设等措施。截至目前,市领导已形成调研报告39份,完成成果转化126项,正在推进成果转化33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共选定调研课题745个,完成转化运用971项,一批反复论证、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

  着力破难题促发展。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单位深入分析查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问题短板和根源,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研究拿出突破卡点瓶颈的实招,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市领导带头破解难题60个,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破解难题700余个。

  当长兴太湖能谷项目遇到排放指标瓶颈时,我市积极寻求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大力协调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到企业指导优化工艺,推动新研发的烟气治理技术比现有常用治理技术效率提高1000倍以上,大幅降低铅排放量,促成太湖能谷项目在韶关成功签约落地。

  年产2万吨碳酸锂的大角鹿项目,同样遇到环保问题的瓶颈,市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企业调研后立即召开协调会,为企业找寻到解决困扰项目实施的办法,预计可为企业每年节省1.8亿元费用,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一项项“硬核”举措、一次次暖心服务,为市场主体打开便利之门,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主题教育与“百千万工程”两统筹、两促进,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干劲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截至2023年12月15日,全市共有镇级强镇富村公司105家,其中36家达到国家统计局入库纳统上规上线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0万元,打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局面。

  举全市之力大抓制造业发展。今年以来,我市以全员招商破局,先后举办全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等15场招商大会,招引新签约项目116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53个。

  坚定不移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选定以茶产业、竹产业为林业经济主导产业,研究制定加快推动韶关100万亩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及支持韶关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4条政策措施,组建林业产业链招商队,招引项目20个、金额约45亿元。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成市县两级民生实事项目274个,让主题教育成效可感可知可及。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和大走访机制,覆盖2.93万人次,为39户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申请省应急救助资金96.9万元,为147名退役军人申请帮扶援助慰问金79.3万元。

  截至目前,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公办学位8280个;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19个,全市105个乡镇(街道)共设置长者饭堂122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各级党组织通过用好“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街社呼叫、部门销号”“民情夜访”等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10个县(市、区)、78个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参加建言献策活动4840场,收集群众诉求、建议9334条,有效推动访民情、聚民智、暖民心。

  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我市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四变模式”(变上访为下访、变来访为网访、变越级访为本级访、变疑难访为终结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和中央交办第三批重复信访积案化解率三项指标均达100%,排名全省第一。

  我市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勇于动真碰硬,以整改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在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过程中,大抓“头雁工程”、抓政治素养、抓为民服务思想、抓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全市13863个村民小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芙蓉新城内涝整治一直都是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我市选定10个内涝点,“一点一策”施治,扎扎实实推动解决困扰群众已久的新区内涝问题。在医疗方面,制定17条具体整治措施,统筹城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全市8个县(市、区)已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在乡村基础设施领域,完成42宗山塘除险加固工程、1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年度治理任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路面里程603公里、危旧桥梁改造提升22座。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我市始终坚持“破”“立”统一,推动把“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根治,确保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常态长效。

  在推动发展方面,出台《韶关市支持重大制造业项目引进“一事一议”指导意见(试行)》《韶关市全民所有水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机制》等一批制度文件,制度化、系统化推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资源资产价值化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在保障全方位民生方面,出台《韶关市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指引》《韶关市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韶关市卫生健康局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任务分工》等制度性文件,着力持续提升优质均衡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建立健全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长效机制、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等机制,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韶关发布客户端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



上一篇:茶叶店取名字大全集抖音
下一篇:张家口历史上的茶与马